画画世界 > 逛画廊 > 世纪翰墨画廊 > 新闻 > 正文
    新闻
    分享到:
    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访谈

      中国的艺术市场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画廊业的经营更是面临着种种困境与尴尬,政策法规的不完善,经营管理的不规范,画家与市场的关系的混乱无序,导致画廊业经营举步维艰。画廊业如何面对市场困境?画廊与画家、买家是一种什么关系?未来画廊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先生。——编者   刘心亮:中国的画廊业正如中国的艺术市场一样,属于刚刚起步阶段,这对画廊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与冒险,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与目前的生存状态,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 松:我认为要辩正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就艺术市场的现状而言,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肯定有很多不规范、不合理之处,画廊的生存也面临着种种困境;而另一方面却又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必竟投资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的状况也一年比一年好。目前的状况就像黎明时分,正处在转折与过渡期,是市场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不成熟迈向成熟的阶段,市场的规则与秩序也正在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准备充分,打好基础,相信光明的未来将会很快地到来,我确信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艺术市场将会有一次很大的飞跃,所以画廊的未来成功与否取决于今天的认知与把握。   刘心亮:目前画廊经营面临怎样的困境?     林 松:这个问题,我想从画廊外部环境与内部自身问题二个方面来说。从外部环境来看,有几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是普及艺术教育问题,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民众对艺术的了解以及知识的准备还相当的不充分。在传统艺术方面如水墨、古董方面相对而言还好一点,而对现当代艺术则所知甚少。由于认识不清、不熟悉,必将导致投资与消费的停滞不前,即使有投资与消费也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其次就是有关艺术品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由于艺术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在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大为突出,由于我们没有海外通行的鼓励文化艺术发展的减免税收政策,所以很难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的资金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客观上也造成企业与文化艺术的疏离与陌生。目前的购买行为基本上是个人行为即使是企业也大都是私营与民营企业,但必竟能力有限。政策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第三点就是艺术品在金融流通领域内的认证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艺术品投资是金融投资活动中非常常见的行为,艺术品的价值认定制度也较为健全,如专门的艺术银行对艺术品进行评估、鉴定,也可以抵押贷款等。艺术品可作为有价证券进行再流通,所以流通渠道非常畅通。在这方面,我们还相差甚远,像现有的保险公司基本不为艺术品投保,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艺术品价值的不被认可或难以界定阻碍了艺术品的再流通与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从画廊自身来看,也有几个问题相当突出。首先是资金问题,目前国内画廊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个人投资,而不像海外有的是大企业财团,有的或者是基金会等。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画廊的资本很难说是雄厚。所以很多画廊难以为继,或者是中途改弦更张,改变初衷。如何融资,如何做好资本规划是画廊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点是规范化代理机制的问题。画廊与艺术家之间如何平等相处,长远发展。既不是画廊盲目压低画家价格,谋取短期暴利,也不是画家依靠画廊炒作,进而私下买卖。所以双方的平等、尊重、信任,遵循游戏规则,互惠互利共同进步是规范化机制确立的准则。以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画廊还是画家都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违规的事情时有发生。第三点是画廊的经验不足,操作方面还很不成熟。画廊的兴起也不过近三、四年的事,无论以经营理念还是操作经验都尚显稚嫩,尚处摸索阶段,缺乏规划与策略,所以经常显现出随意性较大,或者是急功近利。   刘心亮:从艺术市场经营的角度讲,画廊经营才是一级市场。可是现在有一大部分买家、收藏家不去画廊买画,而是去拍卖会或者直接去画家家里去买,这样很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拍卖会上的作品不一定保真,拍品的真伪难辨给买家带来了作品质量上的麻烦。二是直接到画家家里去买也有一个问题,即画家往往给自己的作品开价偏高,买家很难承受,但为了保真又不得不多花一些钱图得心里塌实。而这种高价位与画家自己定价的做法与方式又和市场规律不符,也根本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消费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画廊的经营怎么去做?经营的难点在哪儿?     林松:这是典型的无奈之举,同时也证明,正因为专业的、规范化的画廊太少了,购买者只能如此,才能保真,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市场初级阶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但从长远来看,规范化的画廊肯定更有优势,它即保障了客户的利益,也为客户节约了资金与时间,而艺术家毕竟不是商人,本职工作还是把艺术搞好,也为艺术家节约了时间与精力,从而更专心地从事艺术创作。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也符合经济规律,否则的话,市场一旦兴盛起来,艺术家们只能疲于应付,还哪有时间专心创作,其艺术质量可想而知了。所以,这还是一个分工的问题,越是市场繁荣分工也就越细,规范化、专业化的操作也就越有生命力。   刘心亮:你认为我国的画廊业应该如何去做?如何规范化?在艺术市场中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     林 松:画廊在艺术市场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它是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收藏者、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它为双方服务,体显着双方的利益与需求。画廊是一级市场也是最基本的市场,只有一级市场的繁荣与成熟,才会是艺术市场的真正繁荣与成熟。所以检验一个地方的艺术市场的成熟与否,实际上就是看画廊所代表的规范化制度是否能得以真正地确立。鉴于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现状,我以为中国的画廊业在纷乱的局面中首先要有明确的经营理念与市场定位;其次要讲究信誉,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操作制度和代理机制;再次一定要有耐心与耐力,能够坚持自我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心亮:目前我国共有多少家画廊?哪些画廊做的比较好一些?有没有地域性?地域性的特色与差别在哪儿?    林 松:目前在大陆范围内的画廊有1000多家,而真正符合画廊专业标准的不过30多家,大多数集中于北京、上海及山东、江浙等沿海地带。目前的画廊肯定有其地域性,比如山东、江浙等沿海地区的画廊基本上以书画为主,以油画等当代艺术为主的画廊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并且不同地区对本地艺术家都有所侧重。这种格局的分布也正是体现着中国艺术发展的方向与现状,大城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超前性,而地方城市则相对保守一点。以市场份额来看,还是传统书画艺术的比重较大,但是近几年油画等当代艺术,则呈现迅猛增长势头。   刘心亮:据我所知,你经营画廊已有近十个年头,并且一直在经营前卫与学院艺术相交会的风格,以新生代为主。截止目前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肯定会有很多酸甜苦辣,但是你毕竟是一个成功者,很多年轻的艺术家都是从你这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如夏俊娜、季大纯等。你为什么会选择那些年轻的还不知名的艺术家?经营前卫艺术与不知名的艺术家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看重名誉的艺术市场中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能否谈一谈你的经验或说你的感想?     林 松:我选择青年艺术家作为经营对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青年艺术家是最有活力与创造力的一群,他们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点在利润间的增长辐度也是很大的,因为作品的价位起点不高;第三点,青年艺术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正好需要有经验、有实力的画廊为其推广与宣传,在平等与互惠互利合作基础上,画廊的存在加速他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成长的相应条件,把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变成一个相当有名的画家,这还是有相当的成就感。所以,除了经济利益以外,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来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与中国当代艺术共同成长。   刘心亮:未来画廊的发展趋势请你展望一下好吗?    林 松:未来的几年将是画廊业迅猛发展的几年,无论从规模与数量上都会更上一层楼。一些投资更大的画廊将会出现,还有一些海外的画廊将会陆续进驻中国内地,画廊将以国际化、专业化、规范的面貌来整合中国艺术市场,我可以大胆地预言,以新画廊所代表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将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中最为活跃、上升势头最快、增值辐度最大的板块。

    1. 地址: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2.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3. 2005-2016Copyright ?中国美术家网(WWW.MEISHUJIA.CN)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6(s)   12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81(mb)